Sunday, December 16, 2007
Friday, December 7, 2007
Sunday, December 2, 2007
Tuesday, November 20, 2007
Sunday, November 18, 2007
包容.放下.瀟灑
人要懂得惦記,也要懂得忘記。惦記別人的好,才可以感恩,忘記別人的壞,才可以包容。人不可以控制每件事的成與敗,但可以控制自己的喜與悲。過分苛刻、講究,在別人眼中只是吹毛求疵、難以取悅,每事挑剔只會苦了自己。何不以平常心去看世事,以包容的角度去欣賞。
=============
放下
當全世界都把那件事放低的時候,為何你還要放在心上?不斷把自己受害化悲情化,你是否一個自虐狂?你可想到在你沉淪的時候,身邊人也被迫一起沉淪。繼續執迷不悔,不單在懲罰自己也在懲罰身邊人。說穿了只是想像小朋友一樣引人注意,幼稚非常。不要再玩一個沒有真正原訴人指控的遊戲,走出藩籬,給世人看你成熟的一面。
=============
瀟灑
人生在世,誰可活得瀟灑,或多或小也要顧及別人的祈望。人多自作聰明,最喜歡妄自猜度別人的要求。到了最後,真個性也埋沒了,變成活在假想祈望中的木偶。與其活得勉強辛苦,倒不如擺脫枷鎖,活在屬於自己的人生,才死而無憾。
Wednesday, November 14, 2007
Tuesday, November 13, 2007
Monday, November 5, 2007
Saturday, October 27, 2007
從馬丁「賣國」 看今日香港政治生態
一、馬丁聯繫外國勢力,觸及中共痛處。
二、中共後知後覺,九天後才能發動輿論口誅筆伐。
三、馬丁聲稱不希望借外國勢力干預中國內政,但明顯口不對心。
四、馬丁無視左派圍剿,甘心千夫所指。
五、民主黨與中共關係惡化,生存空間將更加收窄。
延伸閱讀
李柱銘 - 中國的奧運機遇
厄裏倪厄斯 - 為李柱銘嗚不平
東方日報 - 臭口唱衰奧運 乞求布殊干預 李柱銘瘋狂賣國
中評社社評 - 李柱銘目的何在 政治影響力式微
Thursday, October 25, 2007
Monday, October 22, 2007
羅德丞政海浮沉錄 - 師兄,唔多似平反喎?!

高sir口口聲話同大羅平反,但睇佢寫大羅o既政治暗黑兵法卻入木三分,印象大扣分,真係似抺黑多過平反。 可能小弟自己天真,政壇跟本係爾虞我詐、你死我亡o既戰場,大羅所做o既o野只係例行公事,係我大驚小怪。我諗睇黎「人品高尚、待人真誠」,真係要接觸過大羅o既人先會體會到。
綜觀全書,高sir寫過渡期o既政治生態戲味盎然。一會兩局、玫瑰園、李官參選,描寫鉅細無遺、絲絲入扣,突顯大羅的政治手段,中方高官的愚昧反智,親中政客們的趨炎附勢、醜陋嘴臉。不過,高sir係寫李鵬、大羅失勢、江握手時,卻草草了事,令人有欲言又止的感覺。是否感到政治壓力,如大羅般逢人讚董,言不由衷?
延伸閱讀
望盡天涯路 - 讀《羅德丞政海浮沉錄》(上)
望盡天涯路 - 讀《羅德丞政海浮沉錄》(下)
司徒華 - 讀《羅德丞政海浮沉錄》
Sunday, October 7, 2007
貨幣戰爭 - 近期熱話

一個名不經傳的宋鴻兵可以寫出銷量疊創新高的暢銷書,或許真的有抄襲紀錄片- The Money Masters的嫌疑。可能是抄襲的關係,前七章水份比較多,可作世界金融野史來看。而其八、九章卻何其精彩,一針見血道出日本經濟泡沫爆破、亞洲金融風暴的內幕,分析美元經濟問題。縱觀全書是不失為近期中文財經書的佳作,誠意推介。
伸延閱讀
The Money Masters
通货膨胀不能解决升值问题
要防止在泡沫经济中被剪羊毛
人民幣升值萬億外儲與貨幣戰爭
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什么人——《货币战争》的危言耸听
次级债危机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新阴谋,请大家擦亮眼睛
Thursday, October 4, 2007
Saturday, September 22, 2007
四叔教你炒股
唔好玩啦,叫人唔翻工炒股度日,你以為d平民百姓好似你坐擁千億,唔憂蝕咩。咁大個人仲講埋d咁o既o野,真係唔化…
伸延閱讀
星島日報 - 四叔教買中資股玩財技
Wednesday, September 19, 2007
一日為師
商場如戰場,為o左搶生意,抹黑對手在所不惜,仲要係俾自己所謂o既師父抹黑睇死,真係幾激心。好羨慕肥龍兄o既瀟灑,唔會介意人地點講。把口生係人地道,人地講乜係人地o既自由。抹黑又好,唱好又好,最重要都係做好自己。
逆向思維,真係好多人認為「一日為師,終生為師」(小弟都係buy哩套。)。可能你會覺得我老土,但小弟相信教過小弟o既都有恩於小弟,都係藉得小弟尊重。所以潛意識認為小弟教過o既都要尊重番小弟,對d唔識尊師重道o既人,真係莫明其妙地有d恨意。不過,你教過我,有恩於我,我尊重你,但都希望你尊重番我。所謂「士別三日,刮目相看」,相隔多年,我已經自力更新,有所改進,不再是你當年的「吳下阿蒙」。你以多年前的印象來說批抨現在的我,真係有d那過。我而家學有所成,你當日o既心機冇白廢到,應該高興先至係。你唔高興不特只,反過黎係我背後講我壞話,心胸未免太窄啦。
講番「尊師重道」或「教識徒弟冇師傅」。小弟真係coach過唔少城府好深o既人,表面上對你言聽計從,有事就推卸責任,仲要係大老闆前說三道四,講你o既不是。coach哩類人都幾心噏,有時真係想傾囊相授、有教無類,但係對住哩d人,有時都要吝嗇藏私。收埋一兩招,等佢自己領會,佢自己「領」個o野,俾個教訓佢,係塞錢入佢袋。
小弟都好鍾意做coaching。coach人真係好enjoyable,發掘到一個明日之星o既滿足感仲大,o既滿足感好似揍大個成材o既孝順仔咁,滿足感好大。所以小弟會繼續coach人,繼續enjoy coach人o既滿足感。
伸延閱讀
老sell遊記 - 以前跟佢
Sunday, September 16, 2007
Wednesday, September 12, 2007
Monday, September 10, 2007
專業
小弟做IT呢行都有好多試要考,但係始終專業資格認受性比較低。所謂什麼軟件或什麼網絡工程師,都係d 大IT公司或無良培訓中心巧立名目作出黎昆人落搭既技倆。去到見工既時候,有幾多老闆會傻到數你有幾多張證書,都係睇你有冇實際工作經驗先至請你。
唔同行業有唔同既機制,係執業行業又係另一回事。公認既執業人士為什麼地位咁超然,係因為執業資格係有專業能力再加誠信同操守既嚴格審查。所謂既「能力越大,責任越大」,執業人士係執業中要負上一定既刑事責任,犯錯小則釘牌,大則坐監。唔係咁多專業資格需要咁苛刻既規範,社會對一d非執業行業既認受性相對黎講就比較低d。
不過,專業同專業行業係兩回事。小弟諗專業係係某一個範疇上,知識、技能、心態、思維上達到超卓既水平就係專業,係一種個人評價。真係同大眾心目中,執業人士就係專業有d距離。正所謂「行行出狀元」,專業與否不在乎行業,只在乎從業員本身。小弟識得好多人,身為執業人士,成日專業掛在口邊,但缺乏專業既能力或態度,小弟就覺得哩d人跟本萛不上專業。
努力工作唔單只基建於謀生或社會認同,其實積極求進、勇於承擔、重視誠信—「追求專業」都可以係一種工作既原動力。
伸延閱讀
菲常任務 - 專業人士
工程師的大鐵鎚 - 脆弱啲價值觀
Sunday, September 9, 2007
Tuesday, September 4, 2007
Tuesday, August 28, 2007
回覆:OT
老闆喜歡見到員工有平衡生活,但更想見到員工對公司有承擔。承擔哩樣o野係太平o既日子好難睇到,但有冇準時鬆人就好易睇得出。員工加班唔代表對公司有承擔,但直覺上,會自動加班o既人會對公司o既歸屬感會大d,留係公司d時間長d貢獻就多d。當你o既工種o既工作表現唔容易量化o既時候,工作時間就好容易成為量度貢獻度o既指表。
係大公司,好多中層細老闆真係唔多關心點樣改善工作效率,只要部門跟隨到公司定下o既方針,做到定下o既目標,d細老闆真係唔多關心d員工幾點鬆人。如果俾大老闆知道你o既部門d人個個可以早走,即係你o既部門有多餘o既人手,下年o既預算一定凶多吉少。d細老闆為求自保,真係唔希望d員工準時放工。
至於加班令員工容易病、返工冇精神,d老闆就更加認為難言之成理。員工受人二分四,公司又有醫療福利,員工係有責任照顧自己o既身體健康。d老闆個個晚晚做到九點、十點,咪照樣朝朝第一個返到公司,又唔見佢成日攞病假。佢日日個時間表都排到密曬,又會偷食晏o既時間健身,又唔見佢返工冇精神。
反腦思維,有時真係要企係老闆o個邊諗,先至明白點解公司d制度咁硬膠,d老闆咁刻薄。
伸延閱讀
檸啡日記 - OT
Saturday, August 25, 2007
Tuesday, August 21, 2007
Friday, August 17, 2007
Sunday, August 12, 2007
致諸位考生
「一將功成萬骨枯」、「成王敗寇」,自古已有此論,但會考、高考這些公開考試是否真是「成王敗寇」的戰場,小弟看是未必。
公開試不過是社會考核學生的主流機制,但已被香港傳媒、補習社扭曲為莘莘學子的戰場。傳媒歌功頌德狀元天才,補習社大肆標題優異學生,無非是為了銷量、為了收生。但公開試成功未必已步上青雲的康莊大道,優異成績只是大學的入場卷而已,成功與否還要看自己努力、際遇。「成王敗寇」未免太誇張了。
雖然會考失利打擊沈重,但失利卻不代表失去一切。一次失利,重讀何曾不是出路,零六傑青呂宇俊老師的故事可以借鏡吧。來自單親綜援家庭的他,曾吸毒並曾加入黑社會,首次會考只得零分。但他並末放棄,三次重讀中四,取得兩優一良的會考成績進入浸會大學,並以一級榮譽畢業。畢業後投身教育事業,經常舉辦勵志講座,勉勵邊緣學生重拾自信,最後獲選十大傑青。
若說有一個絕對公平的考核制度,此人必是痴人說夢。每一個制度下,必向某些人傾斜。在香港考試制度下,佔優的是那些考試好手是不爭的事實。而主流考試制度下的「輸家」是否窮途末路,答案是否定的。潘永康先生自問不是現存教育制度下的讀書材料,高考只拿了一個一E四F的成績。但他深信天生我才必有用,正規教育容不了他,就走上美術設計的路。他輾轉報讀校外課程,再憑自己的創作考入理工大學,修讀多媒體設計。畢業後,和友人創業。今天,還二十多歲的他已擁有一間二十人的廣告制作公司。
得罪些說,試問「十優」多少是翹礎,誰說「零分」不可膺傑青。「不以成敗論英雄」,「成不驕,敗不餒」,請各考生互勉之。
小弟多言,還望見諒。
伸延閱讀:
辦公室閒人 - 放榜
維基百科 - 呂宇俊
談天說道 - 特別的夢想.有創意的生命
施永青 C觀點 - 誰說會考不重要
Wednesday, August 8, 2007
Thursday, August 2, 2007
皇后後感 - 激昂還是偏激?
開宗明義,小弟對清拆保留皇后兩方都沒有意見。一方面對皇后碼頭沒有多少情意結,另一方面對清拆後的土地發展也沒有什麼期望。拆與不拆,就看事件如何發展。
只是,在清場過情中,看得小弟百感交雜。看到其中一名絕食人士在被抬走爭扎中休克,更看到林輝鎖頸於碼頭支柱,要與碼頭同生共死,也有保育人士平台邊緣失足,倒吊懸空,還有保育人士在碼頭外圍衝擊警方防線,挑釁襲警。當初的理性和平抗爭,最終演化成自我摧殘、流血衝突,看得我心有戚戚焉。
社會運動,在建制以外以激進一點的方式去爭取權益,製造多些聲音,造成輿論壓力,喚醒市民對文物保育的關注,從而改變議員政治取向、政府施政方針,無可口非。回想當年保釣運動中,陳毓祥先生跳海示威,遇溺身亡,名垂不朽。但光榮背面的代價是沈重,可憐遺下妻子及一對子女,一個大好的家庭,就因陳先生慷慨就義,成為永缺。社會運動慷慨激昂固然重要,但不代表不故後果捨身就義。每一件事也有底線,手法過激反而弄巧成拙。為什麼不可和平理性抗爭?為什麼要衝擊防線挑釁襲警?為什麼要鐵鏈鎖頸倒吊懸空?為什麼要弄不弄就和皇后「共存亡」同生共死?。只可以說社運人士過偏過激,對政府、對建制、對社會的不信任表露無遺。
在大是大非下,在建制內外施壓是理所當然。但保育抗爭不是一時三刻,需要持續和平理性抗爭。「七‧一」式的和平抗爭,大家都記憶猶新,和平理性最終能獲得勝利。小弟認為保育人士也可向「七‧一」借鏡,採取和平理性的方法延續保育事業。
延伸閱讀:
林輝 - 香格里拉
施老闆的C觀點 - 小眾意見莫加諸社會
葉秋 - 皇后新聞像馬戲 群眾疏離有道理
Tuesday, July 31, 2007
回應: 再論網絡正義:無法認同網絡自律
很高興厄兄抽空回應小弟的文章,小弟自知才疏學淺,如失言莽撞,敬請見諒。
小弟也十分認同理性討論可以減少相方誤解,就萛立場不同也可以理性討論中了解對方,從而改善關係。小弟深信世事不是非黑即白,敵我分明,是可以理性寬容,和而不同。
讓小弟在此作一作補充。關於「網絡流垊文化」,小弟有此體會。小弟曾自建伺服器,設立論壇。最初只是供相熟好友分享聊天之用,後好友紛紛邀請其他朋友加入,人數不斷增加,最後發展成一個小社區,開放給公眾瀏覽。好景不常,訪客開始在論壇有因小事互相對罵,最後演變成留言狂轟,論壇遭惡意破壞,駭客入侵,小弟不得不把論壇關掉。有鑑於此,小弟對流垊文化有所不齒。
「秩序失控」是指網民對流垊文化的麻木,對改相醜化、粗言謾罵、留言狂轟、口誅筆伐、煽動圍剿視作等閑,甚至對文章抄襲、惡意破壞、駭客入侵也視若無睹,不加譴責。小弟不是鼓吹甚麼網絡監管、限制自由,只是對網絡流垊文化「平常化」有所擔憂。
「小朋友的惡作劇」也有無傷大雅、粗鄙下流之分。小弟鄙見是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但因各人有不同的道德觀,此很難有一個客觀的標準,只好請各界網友自律。
小弟認為網絡自由是有底線,也贊成網絡使用者自我約束。權利的背後必有義務,網絡使用者擁有網絡使用權的同時,也有尊重別人網絡使用權的義務。在無政府主議下的網絡,自我約束是理行網絡義務其中一條可行的途徑。至於「自我約束」,小弟想「自我約束」也有廣義、狹義之分。廣義是指個人本身的「自我約束」,狹義是指由個人所成立團體的「自我監管」。小弟支持網絡使用者「自我約束」,但對於假借團體名義破壞自由的「自我監管」是小弟是堅決反對。
小弟同意現實世界建制流弊很多,財團、政權可以操控媒體,騎劫民意,為所欲為。內地互聯網揭發弊政正是兩種文化互動接軌的結果,文化因時制宜,歷史自有取捨。但只以此全盤否定舊世界的價值,不是太以偏概全。與其全盤否定現實文化,何不想辦法改善。網絡文化也正如現實文化一樣,也有不足之處。現實文化的保守、泛道德觀念、專制獨裁,正受到新文化帶來的衝擊,而網絡文化中缺乏權利、知識產權的保障,也正好向舊文化借鏡。小弟認為可藉著兩種文化接軌的機會,融和改革,互補不足。
對不起,厄兄。小弟對周小姐事件輕輕帶過,最初只是一心想單刀直入回應網絡自律的問題,對此令厄兄有所誤會,小弟在此表示歉意。無可置疑,周小姐的評論是輕挑草率、沒有專業新聞工作者應有的風範。小弟因有相同的經驗,身同感受,相信周小姐真的被網友嚇怕了,所以先閉關不出。至於「公平戰爭」,真是不好說。小弟的立場是所有問題都應以理性討論解決,不齒於任何自說自話、尊橫霸道、言論扼殺、惡意縱傷。網民的人身攻擊是令小弟痛心,明報是有所偏袒,公信力備受質疑。
伸延閱讀:
Sunday, July 29, 2007
回應: 網絡的正義
「至於所謂網上欺凌,坦白說,網友可以干甚麼?改相?起底?除了對個人困擾外,還有甚麼(我可是身同感受,我曾因不想牽涉入一些網上紛爭,把舊博落格刪除)?可是一篇文章,刊登於報刊,隨時可引致政府介入,受指控者,可不是起底、改相這些小兒科的挑戰,而是刑事檢控,誰欺凌誰,不言而諭。
網上文化、道德,自有其一套,那和主流傳媒文化、道德完全不同,除非你遠離網絡,只要一踏足互聯網,不論你是否認同,那一套互聯網法則和道德,任何人也必須尊重,那正是科技和時代進步!」- 引自都是那些日子 - 網絡的正義
小弟對以上幾點不敢苟同。
「可是一篇文章,刊登於報刊,隨時可引致政府介入,受指控者,可不是起底、改相這些小兒科的挑戰,而是刑事檢控,誰欺凌誰,不言而諭。」冇錯,現實世界的言論是受監管的,犯法是要受法律制裁。但在沒有監管網絡的上,不代表你可以為所欲為,我們奉行的是一個自律的機制,遵行一個網絡道德的無形法規。如網絡使用者的我們不守紀律,自律的機制失效,誰可以懲處不守紀律者,難道要政府介入?!問題的所在不在於「誰欺凌誰」,而是網絡秩序失控,網民為所欲為,不需要為犯過的錯負責。我們要的不是政府監管,而是自我約束。
「網上文化、道德,自有其一套」,不是太抽離現實嗎?網絡世界和現實世界在同一時空運行,或多或少有一些重疊。從歷史來看,所有新文化都是建基於舊有文化上演化出來,我想網絡文化亦然。 網絡世界發展到今天,已和現實環環緊扣、不可分離。這一刻現實世界的新聞軼事,下一刻在網絡世界已經在討論;這一刻網絡世界發放的新消息,下一刻在現實世界的媒體也在廣播。現實世界和網絡世界正不停互動,正在接軌,我想網絡文化也是和現實文化融和中。如硬要抽離,不是反其道而行?!
如網絡文化就是改相醜化、粗言謾罵、留言狂轟,那不是與小朋友的惡作劇無異?!如別人評論不夠客觀,你就以牙還牙,發動網友口誅筆伐,這不是流氓潑婦的所為。 可以說這是網絡文化的黑暗面,你要接受他的好,也要接受他的壞。但接受還接受,也有改善的空間。我想這網絡流氓文化,是有改善的必要。
網絡文化是一個新生文化,但流弊也很多。網絡秩序失控是事實,政府監管也不應,網絡文化改革才是最終的出路。改革網絡文化的路,任重道遠,需要網絡使用者的我們全程參與、全力以赴。希望可以很快見到一個成熟,但不失創造力的新網絡文化。
伸延閱讀:
網絡的正義
看不見的拳頭
種瓜得瓜,果實自嘗,味道自定
Friday, July 27, 2007
國王與我
放o左工,搭$8.2地鐵番屋企。去到屋企樓下先醒起,頭先趕得滯漏o左叫個客簽番個log,聽日記得叫個客補番,唔係又俾機會老細炸我形。正係到諗o野o既時候,又撞到皇帝啊伯係到練字。講真政府使乜使咁多錢去推廣藝術,叫吓啊伯去十九區練吓書法咪當十九區巡迴藝術展覽囉。住翠屏邨o既街坊見到啊伯練字,都見怪不怪囉。幾十年佢風雨不改,日寫夜寫,邨裹面d牆啊、花槽啊都留有佢o既墨寶。其實佢都好勁,揸住柺杖可以去到天星碼頭同埋愛丁堡廣場碼頭練字。不過,寫來寫去又係佢o既「皇室」族譜:「九龍國王曾灶財曾當堂曾榮華…」。聽d街坊講佢有仔有女,不過唔係賣o左鹹鴨蛋,就係移鬼o左民。又話啊伯有個老婆,但係走o左佬。練字時成日被d差佬搶筆,有次坐埋監添。不過自從佢紅o左,d差佬就小o左逗佢喎。
近排,啊伯真係幾紅幾威吓。啊伯d真跡被人用o左黎做fashion design,不過好似冇人俾番d版權費佢。又上過電視廣告,不過話人工好un,之後社署話要扣番綜援添,真係「乞衣兜裏拿飯食」。啊伯d墨寶又話係威尼斯展出過,好似話係有史以黎唯一o既香港展品喎。最威係佢d墨寶被人攞o左去拍賣,好似話賣o左五萬幾蚊,都唔知係真唔係。
不過細細個啊媽見我唔讀書成日掛住打機o個時,就話我第二時老o左會變成啊伯咁。諗落啊伯又幾慘,人又傻傻地,講o野一舊舊,行路跛跛吓,成日被人蝦,仔女唔理佢,老婆走o左路。如果老o左會真係變成咁,真係折墮。都係唔諗咁多番屋企食飯先,唔係今次輪到老媽子炸我形。 聽日買番條暑假金多寶,中o左就劈炮唔撈。個system老細自己救,睇吓到個時邊個食塞米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你老母都戇狗,朕不知幾逍遙自在。得閑微服出巡,玩下書法。得閑拍賣下自己o既墨寶或者去拍下廣告,都有成幾萬蚊洗下。再唔夠錢洗,就去御用錢莊(社署)攞d零用(綜援)。點好似你班賤民咁終日營營役役,為o左幾個臭錢打生打死。或者成日抄金抄樓抄股票,好以為抄哩抄路會一朝發達,不過一個金融風暴又米係就成副身家冇Q曬。做人最緊要知足先至開心,睇你都係唔明嫁啦。
「別人笑我太瘋癲,我笑他人看不穿。不見五陵豪傑墓,無花無酒鋤作田。」
Wednesday, July 25, 2007
Sunday, July 22, 2007
回應:中港機遇
但中國和世界接軌在即,香港以後可以如何定位? 小弟眼見很多外資企業由先以香港作橋頭堡,從而進軍大陸市場成立近岸(near-shore)公司,發展到現在為離岸(off-shore)公司正獨立於香港地區總部運作。不難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法制許可下總部會遷移到內地,成為大中華發展的中心。香港的國際品牌隨著市場主導的策略下,一步一步被模糊了。
今天香港引以為傲的的金融業在未來的數年可能會有重大的變化。當初內地改革開放需要引入外資金支持其經濟發展,香港因利成便成為內地國企融資中心,內地企業紛紛在香港上市集資 。隨著經濟起飛外貿順差屢創新高,今天內地的課題不再是如何籌集資金,而是如何在海外找尋投資機會;國企積極在海外投資、國企回歸A股市場、「北水南調」QDII、國家開發銀行入股巴克萊,內地資金「走出去」的新聞不絕。由於內地在人民幣兌換上仍有限制,香港正好填補這空間,成為人民幣兌換離岸中心。但終有一日,當內地政府開放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時候,香港又可在大中華的金融舞台上扮演什麼角色呢?
可以說大中華市場這麼龐大,商機處處,再加上香港的品牌效應,難道不可在市場上分到一杯羹麼?可知道市場是現實的,利潤決定一切。昨天香港的製造業、今天的物流業不是擁有金漆招牌,但在內地廉價勞動力的衝擊下,現在已今非昔比。在市場主導的洪流下,誰掌握了市場動態,把握住商機,領導地位誰都可以取而代之。
那一位教授說的真對,香港人其中一個出路是「走出去」。對於一個年輕有為的年青人,「走出去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;但對於一些上有高堂下有妻兒香港的典型家庭,「走出去」是一個無奈的抉擇。有一集星期日檔案-回歸十年,令我印象很深刻。其中一對移民加拿大的夫婦說就萛移民多年,加拿大只是他們現時的居所,家始終是在香港。又有一個家庭當初丟下老父遠走他國,今天老父年時已高,為了照顧年老多病的父親盡人子之道,他們因而回流香港重新開始。他們說當初移民的決定是草率的,若可回到當年他們決不放棄老父移民他國。香港人的家始終在香港。
機遇,是一個百年難逢的;但延續多久,可是一個未知之數。歷史的巨輪轉動不停,香港下一個十年會什樣?就留待香港新生代的我們繼續去探索。
伸延閱讀:
中港機遇
香港转折——下一个十年能做什么
我的小揸揸
p.s. 揸老闆所言非虛,nancy小姐是一個又親切又漂亮o既美人。